作者:钓鱼社钓鱼社 时间:2020-10-31 10:31 阅读:( )
在野外垂钓时,关于子线长短的选择,好多人都搞不懂,长短的选择要根据水情、鱼情等因素来决定的,总结为四项,一起来看看。
一、水中大鱼多的时候,要使用短子线防止搭桥,钓鱼社,或者使用单钩的钓组来垂钓,这样能降低跑鱼的几率。
二、小杂鱼多时要用短子线,短子线摆动幅度小,沉饵速度快,能防止小杂鱼从中截口,子线越短,浮漂的灵敏性越高,所以小鱼哪怕轻微吃饵,也能马上提竿中鱼。
三、天气闷热或鱼口不佳时,鱼上浮的时候要用长子线,长子线上饵料之后,子线越长,摆动幅度就越大,饵料的流动范围就越广,下沉速度会变慢,饵料在中上层往下移动的过程中,都会被鱼截口,或者在水中大范围晃动的时候,从视觉上刺激鱼开口。
四、飞铅钓法的时候要用长子线,将铅坠移动到浮漂下方5cm左右,而饵料轻轻的从上层往下层移动,这时候较长的子线会加大大饵料在水中的雾化范围,引起更多鱼类的摄食,所以这时候用长子线更合适。
子线长短的选择总结就是这样,都是根据不同的垂钓情况来分析总结的,合理使用,才能使垂钓效果最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