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钓鱼社钓鱼社 时间:2020-10-29 16:06 阅读:( )
子线打结,是实战中很常见,但是也堪称最头疼的现象,不解开吧,确实影响鱼口效果,解开吧,浪费时间不说,还容易伤线,但是要说一剪子剪断,不说浪费,再次将鱼线绑在八字环上也是个头疼的事。
大多数情况,出现子线打结,我们都会将锅放在铅坠上,比如铅坠没有裹好,所以重心不稳,铅坠没有修边,所以重心不稳,铅坠和浮漂的间距有问题,钓组重心不稳,所以铅坠打着转,导致子线缠绕,反正子线只要缠绕,那多半都是铅坠的锅;
而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,虽说铅坠的重心不稳、和漂座的间距以及子线的长度不同,都是导致子线打结的第一诱因,但是要真的从根源来追溯,子线打结的常见根源性原因,往往是细节不到位导致的,那么除开铅坠的锅,还有哪些细节,是罪魁祸首呢?
一、子线过软且没有记忆性
我们在挑选子线的时候,为了保证信号的灵敏度,会尽可能选择柔软度上佳的子线,因为子线越软,当子线受力绷紧时,讯号的损失越小,反馈到漂讯上,就越真实;
除此之外,较软的子线,在实战时,从略弯曲到紧绷,也能将中钩鱼瞬间的爆发力,适当的卸掉一部分,对线组的保护作用,也很是不错的,但是,除了要考虑子线的柔韧度,子线的记忆性,也不能忽略;
所谓子线的记忆性,也就是子线受外力,被拉扯延伸、绷紧后,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延长现象,优质的鱼线,会在失去外力拉拽后,慢慢的恢复到原来的长度,这是石油制品的特性;
但是,有些鱼线,会因为工艺原因,恢复时间很久,甚至会造成结构损伤,导致不恢复,在黑坑中比较常见,50厘米的子线,钓一场鱼下来,子线变成了60~70厘米,基本上没有办法二次使用;
而在实战中,被外力拉扯延长的子线,弹性很小,双股子线因为线距不同,一旦铅坠打转,就会导致双股子线缠绕,但是因为没有弹性或者弹性很小,无法分开,这就会导致子线打结;
处理建议:在挑选子线时,我们可以在争取卖家的同意,取一段30~40厘米的子线,找两根筷子,分别固定在筷子中间,缓而匀速的让筷子反向用力,将其拉扯延展2~3厘米停止,如果能在5~15分钟内恢复,就说明鱼线的柔软性、记忆性(也称为延展性、恢复性)就很过关,如果没有延展就断裂,亦或者延展了,等到15分钟后都没有恢复,那就说明鱼线的记忆性不好,当然,鱼线的记忆性不好,并不代表鱼线的质量不好,只是这种鱼线不太适合黑坑、竞技比赛等情况,但是不妨碍野钓使用,只是子线过短,或者钩距较近,容易导致打结;
二、绑钩时子线从钩柄外侧通过
关于这一点,其实很多钓友是不以为然的,因为我们在绑线时,往往会强调,线头和线尾,一定要从钩柄内侧走,也就是所谓的内走线,而之所以再三强调,是认为外走线,也就是钩柄压着线尾,这样会导致伤线;
实际上在实战中也确实如此,因为钩尖比较轻,鱼在吸食钩饵时,必然是比较轻质的钩尖朝上、先入鱼唇,不管是刺鱼,还是因钩饵吸入太深,拖动线组,第一个受力的,也必然是钩柄,如果线尾压住钩柄,钩柄和线尾是不接触的,所以也不存在伤线的说法;
但是如果线尾在钩柄的外侧,一旦钩柄受力,钩柄必然会撑住线尾,如果反复拉扯,那相接处,肯定会磨损。
其实另一个原因,却是线尾在钩柄外侧时,因为线尾和钩柄相交的部位压紧,一旦铅坠开始打转,那必然会甩动双股子线带动钩饵旋转,因为线尾和钩柄压紧,钓鱼社,导致受力不均,从而导致双股子线打结,而且子线越长,越容易出现打结现象;
处理建议:在将子线放置在子线板、子线盒,以及将子线固定在八字环时,务必多看一眼,线尾、线头,是否压在内测,如果是,正常挂八字环、上饵即可,但如果压在外侧了,那可以轻轻的掐住线圈,然后将线尾拉拽到钩柄内侧,这样既能避免伤线,也能避免子线打结,但是切忌用指甲掐的太用力;
三、抛竿姿势不正确
很多新手在抛竿时,并不喜欢荡竿,而是喜欢一手抓住铅坠,略往回拉,然后将竿稍绷弯,利用竿稍的弹性,将钩饵、铅坠直接弹出去,当然,在风大的时候,不少老鸟也喜欢这样操作;
钓鱼时子线缠绕是什么原因?共3个,做好就是高手
2020-10-29子线打结并不全是铅坠的锅,这些原因也是罪魁祸首
2020-10-29鱼不开口,掌握8套心得,用好3条技巧
2020-10-29钓鱼学会这几招,让你轻松告别子线缠绕问题
2020-10-29什么是挡口?解答新手的疑惑,这些挡口问题要注意这些
2020-10-29鲤鱼竿、鲫鱼竿、综合竿、并继竿?选用鱼竿靠什么?
2020-10-29这些才是鱼不上钩的真正原因,看跟你想的一样吗?
2020-10-29我用自制窝料换了25斤鱼,钓鱼人今日把配方分享出来
2020-10-29探究饵料苹果酸,它能量强劲却因味型低调被误解
2020-10-29